2024年9月18日应王棋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国强老师和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严鹏老师作学术报告。
基于电子自旋的独特属性而精心设计的自旋电子器件,正逐步展现出在信息存储与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为实现器件的性能飞跃,人们正不懈探索新型自旋电子材料,并致力于新概念器件的创新开发,旨在显著降低器件的能耗,同时提升其操作速度与集成密度。磁斯格明子材料与磁性二维材料的发现,为自旋电子学领域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搭建起一个开发低功耗、高速率器件的全新研究平台,从而催生了众多革命性的自旋电子器件。于国强研究员介绍作者近期在磁斯格明子、磁性二维材料及其相关器件领域的研究与进展,并讨论当前研究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于国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至今已经在Science、Science子刊、Nature子刊、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引用超过1.2万余次;获中国发明和国际专利授权20余项。目前担任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委员兼任副秘书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理事会理事兼副秘书长;《金属学报》首届青年编委,青年编委委员;四刊(Chinese Physics Letters, Chinese Physics B,《物理学报》和《物理》)联合青年编委。
自旋波是磁性材料中最重要的集体自旋激发之一,其量子化的准粒子称为磁子。针对磁子多体相互作用弱、磁子精密测量难等挑战,其利用磁织构显著增强三磁子散射,发展了磁子与斯格明子以及磁子与磁涡旋局域模的非线性散射模型,提出了磁子频率梳概念,预测了磁子彭罗斯超辐射效应。进一步地,考虑反铁磁体系磁子具有完全自旋自由度,发现了隐藏二十年之久的磁织构规范场的完整矩阵形式,及其诱导的磁子非线性拓扑自旋霍尔效应。最后,严鹏教授探讨交错磁体中的磁子强耦合与斯格明子霍尔效应。其研究结果为磁子精密测量以及利用磁子学模拟旋转黑洞等天文学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突破了费米子体系非线性霍尔效应的理论范式,为霍尔效应家族添加了新的成员。
严鹏,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2011年于香港科技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5年期间,先后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德国美因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回国组建电子科技大学磁子学理论研究组,致力于探索磁子学中的新效应与新原理,在磁子多体相互作用、磁子拓扑物态与量子效应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提出了磁子频率梳概念,预测了磁子彭罗斯超辐射效应等;建立了实空间磁子非线性霍尔效应理论,突破了非线性霍尔效应的标准理论范式;发现了磁子轨道转移矩和磁孤子高阶拓扑态,揭示了磁子宇称-时间对称破缺相变机制,使得铁磁-反铁磁相变适用于更加广泛的材料体系。